「你們想過怎樣的生活?」

鏡頭的另一端
她說著自己的煩惱:
「我兩個小孩東西到處亂放,每個空間都是他們物品,要他們收拾他們都收不回去。」
「然後我到哪,他們就到哪,
物品就跟著蔓延,我讓他們放,
但全家只有我一個人整理,怎樣都收不完,真的好累。」
從空間就能看出來他們的問題,
兩層樓的大公寓,
每個地方都有小孩的東西,
客廳沙發散落著小孩的書籍,
餐廳一箱一箱都是孩子的玩具,
小孩房也放著小時候的衣服和物品
樓上也一樣,
感覺就像父母為了愛讓出所有空間,
每個空間都被小孩物品佔據,
但小孩卻無所適從,
覺得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真正的空間。
很明顯的,
這個家空間分配不明確,
每一個地方都變成複合式,
每一間房間都像小孩房也像儲物間,
明明家裡很大,
卻生活得很擁擠。
加上收納界線很模糊,
大人的衣櫥有小孩的衣服,
小孩的衣櫥有大人的包包,
每個空間都混雜在一起
沒有明確的空間劃分,
沒有精準的收納位置。
媽媽怎麼收都徒勞無功,
也難怪孩子怎樣都收不回去。
團隊全部下架重新徹底劃分,
重新規劃空間和區域
我建議媽媽,
直接把上下樓層簡單劃分
樓上休息區和主臥變成大人區域,
樓下公共區和小孩房變成小孩區域。
變得直覺又簡單
把所有小孩物品都集中到小孩房,
重新設計和改裝前,
再詢問孩子
「想要怎麼樣的房間?」
「怎樣的收納品對他來說比較好收?」
為他設計合適的房間收納。
我們徹底大搬風,
把房間裡的格子櫃拿出來當隔間櫃,
讓客廳有界限的劃分,
小孩的書全數放到書櫃上,
這裡變成圖書館一樣。
外面是靜態閱讀區,
小孩房裡面則是動態遊戲區,
無論裡面玩具再亂再可怕,
只要拉上門,眼不見為淨,
他們11、12歲了,
有了自己的空間,
就該學會自己收,
就算不收也沒問題,
媽媽只需整堆放回他們房間,
任由他們處理,
維持玩具不要在公共區域,
一切就會很完美。
久而久之他們會明白,
媽媽現在不幫我收了,
我必須自己收自己空間。
在斷捨離的過程,
我也發現媽媽的障礙,
她對自己的物品很果決,
但小孩物品就卡關,
她總是捨不得孩子過去的物品,
無論是小時候的衣服玩具作品等等,
擔心小孩還想看幼兒時期的書
擔心他們還想玩小時候的玩具,
親愛的媽媽,
其實你不是擔心他們,
你是放不下過去他們那麼可愛的樣子,
現在他們已經快變青少年,
離你越來越遠,
但你還沉浸在他們幼兒時期,
一回神他們就長大了。
重點不是這些過去的物品
而是現在你們對空間的需求,
他們需要自己的空間,
你也希望的是讓這個家恢復功能,
所以,放下那些對過去的不捨,
專注在這個當下,
把焦點放在
「你們想過怎樣的生活?」
才能讓你做出抉擇
你是家長,
是主要整理者,
這個家的規劃應該由你決定,
當你明確畫出界限訂出規則,
整個家才能重新建立秩序感,
可以讓孩子選擇和決定,
但這些選擇建立在你訂定的範圍內,
全家人才有辦法一起維持
當媽媽幸福了,
孩子也會更幸福。
樓下的玄關,
放了一個大櫃子,
但是櫃子不好用,
就像是一個封印空間一樣,
收進去就再也不想拿,
小孩的球類物品和鞋子
讓玄關變得擁擠。
我們直接把這座櫃子送出,
把旁邊的鐵架挪過來,
當成開放式的收納櫃,
看得到,才會想要使用。
外出用品也收納到無印良品的小抽屜裏,
出門前馬上就能找到。
動線改變後的客廳變得寬敞明亮,
大家又能坐在沙發上一起看電視
樓上的書房變成統一儲物間,
還偷偷設立一個小角落,
讓爸爸媽媽累了的時候,
能在這裡坐著,
看一本自己的書。
最神奇的是
本來在主臥旁邊有一間嬰兒房,
小孩長大了,
嬰兒床還在,
我們把櫃子搬上來,
在這裡打造成更衣間,
讓洗澡穿衣動線一氣呵成。
限制的空間能活用真好!!
家就是你內心的縮影
和親子之間的關係
可以透過整理,
找回平衡點,
祝福你們一家人
在乾淨的空間裡幸福生活!
❤️感謝收納幸福團隊
❤️感謝媽媽桑來探班
❤️感謝客戶的支持